做不了大网红的你,怎么做个人品牌?——我对个人品牌打造的一些看法(1)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点我在个人品牌方面的经验,即兴分享,并非理论输出,想到哪说到哪,事先没有做逻辑整理。

1、个人品牌其实很虚,到底啥是个人品牌?大师们说“天地人和”,镰刀们说个人品牌即流量变现,我个人认为,这么多年下来就是老酒换新瓶个人品牌其实就是你这个人的人格外显化

2、所谓人格外显化,就是你心中之所想心中之所炼,把他传播出去。这段话的重点是,首先你是一个真实的你,然后这个真实的你可能对一部分人有某些价值,然后让更多的人持续性的关注你,作为参考而已。

3、变现是副产品,而非主要目的。如果把变现放在前面,去塑造品牌,那是虚假的做法,是表演的范畴。一个人如果长期表演另外一个人,那他是需要一名心理咨询师的。

4、再说说传播这件事,我觉得难点是,我们平常人不会把传播作为自己的一个技能。20年前我第一次理解传播是我做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我们在地方报纸打了一版广告,结果我们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于是我们开始进一步在电视上打广告,我发现不但电话响,我家的亲戚还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在某某某公司上班…我要说的是,传播是需要媒介的,媒介是传播非常重要的因素。

5、我自己在20年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对媒介有几轮迭代。从传单—>报纸—>电视—>图书—>互联网(门户、搜索、社群)—>品牌—>社交媒体—>算法(现在基本同程自媒体)—>AI(没错就是现在的ChatGPT等)—>未知(如元宇宙、Web3)…

6、媒介的变化主要有一个因素是重要的,那就是科技的发展。所以我基本上的观点就是义无反顾的拥抱科技发展的步伐,不回头留恋旧方式。比如,我在水晶石的时候,我部门下面有一个图书部,一年出版20本书,我对图书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但是,当微信出来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的放弃对图书这件事的执着。也许你会说:“图书是有机会的”。对,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的,但是人的精力有限,科技这个事情叫做喜新厌旧,现在谁还记得BB机?要知道20年前腰间插着一个BB机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事情?现在谁还记得Walkman?谁还记得ipod,要知道这可都是当时最最最流行的东西,但是今天这些名词已经是用来进行回忆的了。我们可以想象,纸质图书其实就是人们对于阅读的一种留恋,因为电子书太流行了,Z-library的风靡电子图书几乎就是免费的,微信阅读的出现,大家看书慢慢都开始往手机去移动。所以我认为纸质书被淘汰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不留恋——扔!

7、跟上时代步伐之余,还要做一件事就是融入进去。这个对刚开始进来的人不容易。我之所以能做20年的市场营销凭借的不是我的天赋,而是正向反馈。前面说了,一版报纸广告,电话响不停,一个电视广告,家人问不停…这些反馈是直观的。但是我发现今天自媒体由于强调人人,所以会泛滥化,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在做。那传播这件事,就有一个颠覆式的改变,我们从原来只有一小波人做,变成了大家都在做。这给我们做营销的人带来了一些障碍。做的人多了,正向反馈就会减少。比如你一段音频发出去,没有人给你点赞,或者看的人很少,你就会失去耐心,找不到方向。

8、如何融入?我认为个人品牌和企业做品牌是有区别的,企业做品牌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和产品背后的流程、管理和市场需求。而个人品牌,谈产品、流程、管理都太虚,如果你用李佳琪和小杨哥作比喻说个人品牌,那就是被忽悠了。大IP已经不能算是个人品牌了,他们已经是企业了。个人的背后站着几百个人打造算什么个人品牌?我认为的个人品牌是广义的,也就是大部分人。那么问题来了,我就一个人,怎么做个人品牌?

9、首先就不要把自己当成企业家。我发现很多教个人品牌的老师动不动就用户画像、市场定位、数据分析。这是个人做的事情吗?我做了20年的市场营销,我都不一定能说清楚这些事情,你让一个小白去学习并且掌握,然后为了个人去做,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个企业如果重视,数据分析和运营绝对是专岗,广告投放也是,文案也是。这叫术业有专攻,你一个人把别人大学4-7年学的东西全做了而且还要做的比别人好,现实吗?所以,要回归本心,你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老中医、老手艺人就行了。老中医、老手艺人他们是不会去研究市场营销这件事的,因为没必要,做好看病和做好自己手艺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口碑和美誉。

10、那要不要做传播呢?要做!但是,要先搞清楚传播也是一门大学问。不是你写写公众号,发发朋友圈,就是传播了。我的理解,传播即人心。你要想明白一件事,为啥人家要给你传播?要么就是八卦(比如某明星又出事了之类的),要么就是你的鸡汤打到了ta,但是这些传播制造的成分居多,又不是普通人擅长做的。所以传播更重要的是人心。比如,我给你做了一场教练,你变好了,但是你又感觉我没有刻意的让你去做什么,那你就会自动产生一种想要帮助传播的想法,因为你觉得想要更多的人受益(通常就是你身边比较亲的人,因为他们会更相信你)。你听懂了没,其实又回到了老手艺人的那个逻辑上,首先你的产品和能力得过硬,其次还不要急功近利(当然急功近利也是一种传播),这样就会达到自然传播的效果。所以你的内在品质精神和发心决定了是否会慢慢的传播开来。

11、做个人品牌,要有一个盘核桃的心。我父亲,2008年来北京和我还有我姐一起住的时候,买了两个核桃,然后就开始盘它。每天还要拿刷子刷。我十分不理解,这有什么好盘的,核桃吃了不香吗?结果现在15年过去了,这两个核桃现在晶莹如玉,每次我看到的时候都觉得太神奇了。我要表达的是,做个人品牌和自媒体等,要有一颗盘核桃的心,你要自我愉悦。在这里要找到乐趣,非功利心的乐趣。把兴趣变成事业固然好,但是不是事业也很好,这样的心态就是——玩的心态。

12、谁会喜欢玩呢?我脑中第一想到的就是——孩子。对,就要回到那个纯真的状态,像孩子玩一样去发展自己的个人品牌。你的孩子在瞎玩的时候,ta会去想这个能赚多少钱吗?ta会去想有多少人点赞或者留言吗?不会。为什么?因为玩是人天性里带着的,是与生俱来的,是纯然的属于这个世界的。即使是你家养的小狗,看到了一个球,它都会不由自主的玩起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大人已经失去了玩的能力,ta的生活已经全然的在一种严肃状态,就好像是军队里面的一个小兵,时刻准备着上战场一样。

13、所以,今天你喜欢和爱你对自己品牌的塑造这件事吗?如果不爱,那就换一个。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个人品牌,如果你恰巧爱了,那恭喜你!

欢迎在下面留言拍砖~~

阅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