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客户是“追求型”还是“逃避型”?——用好“趋向/背离”元程序,让你的激励直达人心


20250826131920734.jpg


你好,我是薛铁鏻。


昆明的夏天,天气就像一个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滇池上波光粼粼,让人忍不住想冲出去,拥抱那份灿烂的阳光;下一秒可能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让人只想赶紧找个屋檐,躲避那份突如其来的狼狈。


这种体验,像极了我在教练中观察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动力。


我见过一些客户,他们像追逐太阳的人。他们的眼睛里,永远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他们谈论着“目标”、“成就”、“获得”、“创造”,他们的能量是向外扩张的,充满了“趋向”于美好的强大动力。


我也见过另一些客户,他们更像是躲雨的人。他们的眉头,常常紧锁着当下的“问题”。他们谈论着“解决”、“避免”、“摆脱”、“预防”,他们的能量是向内收敛的,充满了“背离”于痛苦的深刻需求。


作为教练,我们常常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试图用同一种方式,去激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我们对着一个满心渴望“躲雨”的人,大谈“拥抱阳光”有多美妙。结果,他觉得你不懂他的焦虑,心门紧锁。 我们对着一个一心向往“山顶”的人,反复提醒他“山脚下有坑”。结果,他觉得你磨灭他的热情,转身离去。


为什么我们最真诚的激励,有时却变成了最无效的“噪音”?


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客户内在的“动机源代码”。我们不知道,驱动他行动的,究竟是“追求快乐”的引擎,还是“逃避痛苦”的引擎。


今天,我想为你深度揭秘这门来自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顶级识人术——“趋向/背离”元程序(Towards/Away From Meta-program)。它能让你在一分钟内,就精准地“解码”客户的动机模式,并为他匹配最有效的“激励燃料”。


动机的“源代码”:为什么你的“鸡汤”会变成“毒药”?


“元程序”(Meta-programs)是NLP中一个极其深刻的概念。它指的是我们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那些无意识的、自动化的“筛选程序”。它决定了我们关注什么、忽略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真正“点燃”我们。


而“趋向/背离”,是所有元程序中最基本,也最强大的一个。


  • “趋向型”(Towards)的人:

    • 内在驱动:被目标、愿景、奖励、获得所吸引。他们是天生的“机会主义者”。

    • 关注焦点:他们关注的是“我想要什么?”。他们的能量,像一支射向靶心的箭。

    • 行为模式:积极主动,乐于设定目标,享受追逐的过程。

  • “背离型”(Away From)的人:

    • 内在驱动:被问题、风险、威胁、需要避免的麻烦所驱动。他们是天生的“问题解决者”。

    • 关注焦点:他们关注的是“我不想要什么?”。他们的能量,像一艘敏锐地躲避冰山的船。

    • 行为模式:谨慎小心,善于发现问题,擅长危机管理和风险规避。

请注意,这两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 一个成功的团队,既需要“趋向型”的勇士去开疆拓土,也需要“背离型”的谋士来守住城池。


然而,当一个教练,试图用“趋向型”的语言(“想想你成功后的样子有多爽!”)去激励一个“背离型”的客户时,这无异于给一个对花粉过敏的人,送上一大束玫瑰。你的善意,只会引发他的“排异反应”。


【铁鏻视角】:动机错配,是教练最大的“内耗”


在我的教练督导中,我见过太多充满才华的教练,因为“动机错配”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全力,客户却“油盐不进”,最终把问题归结为“这个客户太难搞了”或者“我的能力还不够”。


但真相是,你可能不是能力不够,你只是“用错了力”。你像一个拿着柴油枪,拼命想给一辆特斯拉充电的司机,结果只能是白费力气。


ICF核心能力要求我们“与客户共创”。而真正的共创,始于对客户内在世界的深刻理解。如果你连驱动他的“源代码”都读不懂,你所有的提问和引导,都将是一场自说自话的“独舞”。


因此,学会精准识别客户的“趋向/背离”模式,是教练从“努力”走向“毫不费力”的“破局点”。


“解码器”:一句话,瞬间识别客户的动机模式


那么,我们如何能快速、精准地知道,眼前的客户,到底是“趋向型”还是“背离型”呢?


我有一把“万能钥匙”提供给你,一个极其简单的“诊断性提问”。


魔法提问:“关于(某个目标),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What's important to you about...?)


你只需要问出这个问题,然后,像一个最敏锐的语言学家一样,仔细聆听他回答中的“关键词”。



“趋向型” (Towards) 的回答

“背离型” (Away From) 的回答

关键词

获得、实现、达成、创造、拥有、奖励、机会、成长、成为…

避免、解决、摆脱、预防、不再…、修复、处理、问题、麻烦…

语言示例

“我想要获得更多的自由。”
“我希望能
实现财务独立。”
“这份工作能给我带来
成长的机会。”

“我不想再过这种被束缚的生活了。”
“我需要
解决我目前的财务问题。”
“这份工作能让我
避免很多办公室政治的麻烦。”

能量状态

兴奋、积极、充满渴望、身体前倾。

谨慎、专注、略带压力、表情严肃。


实战场景示范:

教练:“关于‘换工作’这件事,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客户A(趋向型):“我渴望一个能让我创造价值、获得成就感、并且有成长空间的平台。”

客户B(背离型):“我主要是想摆脱现在这种内耗严重的环境,避免和那个难搞的上司打交道,我不想再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问题了。”


看,仅仅通过一个问题,客户A的“趋向”模式和客户B的“背离”模式,就已经暴露无遗。现在,你已经拿到了他们的“动机源代码”。


“定制化燃料”:如何为两种客户提供“直达灵魂”的激励?


当你解码了客户的动机模式后,接下来的教练过程,就需要像一个“精准的导弹系统”,用对方的语言,为他注入最有效的“激励燃料”。


如何教练“趋向型”客户?


核心策略:聚焦未来,放大渴望,共创蓝图。


  1. 使用“趋向型”语言:在你的提问和反馈中,大量使用“获得、实现、创造、拥有、达成”等词语。

    错误示范:“如果你不努力,就会失去这个机会。”(这是“背离型”语言,会让他感到被威胁) 正确示范:“当你达成这个目标时,你将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让你无比兴奋的未来?”

  2. 引导“愿景视觉化”:他们是“活在未来”的人。多用VAK(视觉、听觉、感觉)提问,引导他们去充分“体验”成功后的画面。

    “当你站在那个梦想的舞台上,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你内心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

  3. 【教练的挑战】—— 风险管理: “趋向型”客户最大的“盲区”,是他们可能会因为过于乐观,而忽略潜在的风险和障碍。 你的责任,不是去否定他的梦想,而是要温和地,邀请他看一看现实。

    “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蓝图!为了确保我们能稳稳地抵达那里,我们能不能像一个专业的领航员一样,提前看一看,在这条航线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暗礁’或‘风暴’?”


如何教练“背离型”客户?


核心策略:承认问题,聚焦解决,构建安全。


  1. 使用“背离型”语言:在你的提问和反馈中,多使用“解决、避免、摆脱、预防、处理”等词语。

    错误示范:“别想那么多了,我们来看看未来有什么好机会!”(这会让他觉得你不理解他的痛苦) 正确示范:“我听到了你渴望摆脱目前困境的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第一步需要处理的是什么?”

  2. 先“清空垃圾”,再“规划花园”:你必须先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去倾诉和梳理他所面临的“问题”和“麻烦”。只有当他感觉这些“威胁”被充分看见和处理后,他才有心力去展望未来。

    “在我们规划下一步之前,关于你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什么是需要被我们看见和处理的吗?”

  3. 【教练的挑战】—— 愿景激发: “背离型”客户最大的“盲区”,是他们可能会因为过于聚焦于“解决问题”,而缺乏一个真正能点燃他们的、长远的愿景。 你的责任,是在帮助他“灭火”之后,邀请他去看一看“星空”。

    “非常棒,我们已经为这些潜在的风险,建立了一套强大的‘防火墙’。现在,当我们感觉足够安全时,我想邀请你,我们能不能抬头看一看,在这片安全的土地上,我们真正渴望建造一个什么样的‘花园’?”


结语:最高级的激励,不是“给予”,而是“匹配”


在昆明这个多元的城市里,我见过无数种生活方式。有人在翠湖边悠闲地喂着海鸥,享受着当下的安宁;也有人在创业园里通宵达旦,追逐着改变世界的梦想。


没有哪一种,比另一种更高级。


同样,我们的客户,也没有哪一种动机模式,比另一种更优秀。它们都只是生命在不同情境下,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演化出的智慧。


而我们作为教练,所能给予的最高级的尊重和支持,恰恰就是放下我们自己对于“什么是好的”的评判,全然地走进客户的世界,用他的语言,去理解他的渴望;用他的动机模式,去点燃他的能量。


最高级的激励,不是“给予”,而是“匹配”。


所以,下一次,当你的教练再次陷入僵局时,请不要再拼命地“找问题”、“想办法”。


请试着,先安静下来,问出那个能解开一切的“魔法提问”:


“关于这件事,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然后,用心聆听。答案,就在他的语言里。




阅读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