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大棋!特朗普入股英特尔,真正想“吃掉”的是谁?
1. 特朗普的“神操作”:从给补贴,到当股东。
最近芯片圈出了件大事:前一秒还在痛骂英特尔CEO,后一秒就把人家请进白宫夸上天。几天后,特朗普政府就宣布,要给英特尔的千亿补贴,不是白给,而是要“入股”! 这一下就把商业竞争,玩成了“国家资本主义”。曾经信奉“小政府”的共和党,现在手伸得越来越长,这操作,实在是耐人寻味。
2. 真正的目标:不是救儿子,是吞技术。
你以为这只是为了扶持“亲儿子”英特尔吗?那就太简单了。
真正的目标,是我们的“湾湾”——台积电。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清楚:用同样的“入股”方式,逼台积电接受美国的“补助”。一旦美国政府成了台积电的股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台积电最核心的技术,拿来“反哺”自己那个不太争气的“亲儿子”。
所以台积电激烈反抗,直接喊话:“我不要你的钱,行了吧!” 他们很清楚,这根本不是补助,而是“处心积虑,要把台积电往死里搞”。
3. 两种思维的对决:律师金融 vs 中国工科。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思维模式”在对决。
-
美国的“律师金融”思维: 他们的精英层,大多是律师和金融家出身。特点是擅长玩规则、搞并购、用法律和资本的杠杆“倒买倒卖”,追求短期、直接的利益。这次“入股”操作,就是典型的法律+金融玩法。
-
中国的“工科”思维: 我们的特点是,擅长做长远规划、有明确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搞技术、搞研发。面对封锁,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收购”谁,而是“我们自己能不能把它造出来”。从光刻机到大飞机,都是这个逻辑。
4. 谁会笑到最后?时间才是真正的裁判。
律师思维,赢在当下,擅长用规则改变牌局;工科思维,赢在未来,擅长用实干改变实力。
美国现在这一系列操作,看似招招致命,但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在他们忙于股权和法律文件的时候,我们正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这场竞争,最终比的不是谁的手段更高明,而是谁更能抓住“时间”这个朋友。从这个角度看,你觉得谁的赢面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