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几十万块学费,悟透了李一舟们的“割韭菜”套路
1. 熟悉的配方:从抖音课,到AI课,再到“一人公司”。
最近,清华博士李一舟又火了。
风口换了好几轮,但他的套路却没变过:告诉你一个“金矿”,然后卖给你“铲子”。 还是熟悉的“限时十个名额”,还是熟悉的“五分钟后下播”,还是同样的话术,换个主题,从头再来。
神奇的是,韭菜好像永远割不完。
2. 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套路,总有人情缘被割?
我朋友问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总有人会买这种几块钱就能在拼多多买到的录播课?
我告诉他:因为这些人,从根上就不相信自己。
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成事,所以总想找个“捷径”,找个“导师”,把自己的命运交出去。你跟他说要脚踏实地,他听不进去;你跟他说有个“独家秘方”,他立刻就兴奋了。你说,不割他割谁呢?
3. 所谓“导师”的秘密:卖课不赚钱,发展“代理”才赚钱。
我早年花几十万块上过一个课,老师坦白地分享了他的发家史:
以前开书店卖书,根本不赚钱。后来跟着陈安之搞成功学,发现卖光盘最赚钱。互联网时代来了,他连光盘成本都省了,直接卖视频课。
但他真正的杀手锏是什么?是在课程结束后,开“代理招商会”,把学员发展成他的下线代理商,让学员再去拉人头。
你看懂了吗?教你赚钱的,最后都是让你帮他去赚钱。
4. 创作者 vs 收割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说实话,这种生意我也能做,但我不想。
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
创造者:从创造本身获得乐趣,想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良性变现。
收割者:从收割流量和智商中获得“钱”。
现在这个时代,甚至出现了更可怕的模式:“我教你怎么成为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收割更多的韭菜。” 这,成了最值钱的生意。
5. 给你的忠告:别再等了,现在就去“用”!
像AI这种东西,官方自己都没出什么教程。为什么?因为它就像学开车、学游泳,是一门“技术活”,是在“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的。
“先学再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在用中学”的时代。
别再浪费钱买那些虚无缥缈的“捷径”了,然后麻痹自己了。事实上最后成事的都没怎么学习过。最好的老师,就是你自己的实践。停止寻找救世主,立刻、马上,自己动手去尝试。 这比你上任何课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