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不是玄学,而是一种可以被创造的能力
昆明的雨,说来就来,说走也走。前几天下午,一场急雨把整个城市冲刷得干干净净,雨停后,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湿漉漉的街道镀上了一层金边。我坐在窗边喝茶,看着楼下一个年轻人,因为没带伞被淋成了落汤鸡,狼狈地躲进一家咖啡馆。没过一会儿,他竟和一个姑娘相谈甚欢地走了出来,两人还撑着同一把伞。
我忍不住笑了。这算不算“运气”?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次狼狈的躲避,却可能成就了一段意想不到的缘分。
我们这个时代,对“运气”这个词,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我们把它当作一种“玄学”,一种无法掌控的神秘力量。我们转发锦鲤,祈求好运,把人生的成败,归结于“命好”或“命不好”。
另一方面,我们又对那些“运气好”的人,充满了嫉妒和不甘。我们看着那些踩中风口、一夜爆红的人,心里总会嘀咕:“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如果换成我……”
我们总以为,“运气”是一场随机降临的“甘霖”,我们能做的,只有被动地等待。但今天,我想跟你聊一个可能有点“颠覆”,但或许更接近真相的视角:
“运气”,根本就不是玄学。它是一种能力,一种完全可以被我们后天刻意“创造”和“设计”出来的能力。
第一章:戳破幻觉:我们都在玩的,是哪种“运气游戏”?
在聊如何“创造”运气之前,我们必须先看清一个现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玩一场关于“运气”的低级游戏。
这场游戏,有两种主流玩法。
玩法一:“守株待兔”——等待天上掉馅饼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玩法。我们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于是我们选择“等待”。我们等待一个“贵人”的出现,等待一个“风口”的降临,等待一次“中彩票”式的机会。
这种玩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把人生的主动权,完全交了出去。你成了一个被动的“接收器”,只能祈祷命运的信号,恰好能砸中你。
但现实是,纯粹的、毫无缘由的“狗屎运”(Blind Luck),在人生中的占比,微乎其微。 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种小概率事件上,无异于在机场等一艘船。
玩法二:“疯狂摇骰子”——用勤奋对赌概率
还有一种玩法,看起来要积极得多。我们信奉“爱拼才会赢”,于是我们选择“折腾”。我们疯狂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停地尝试各种项目,把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这种玩法的逻辑是:只要我摇骰子的次数足够多,总有一次能摇出个“豹子”来吧?
这,就是所谓的“靠折腾换来的运气”(Luck from Hustle)。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种玩法的忠实信徒。为了拓展人脉,我参加过无数场饭局;为了寻找机会,我同时跟进过好几个项目。我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把自己转得筋疲力尽,以为只要“搅动”的能量足够大,就能把机会的“漩涡”给搅出来。
这种玩法,确实比“守株待兔”的胜率要高一些。但它同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极其低效,且不可持续。
你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摇骰子”这个动作本身,却没有去思考:我能不能,直接造出一对“灌了铅”的、更容易摇出“豹子”的骰子?
第二章:运气升级:从“寻找”机会,到“发现”机会
好了,既然“等待”和“折腾”都是低级游戏,那我们该如何升级自己的“运气”玩法?
这就引出了第三种,更高级的运气形态——“有准备的运气”(Luck from Preparation)。
它的核心是:你不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机会,而是因为你拥有了独特的“慧眼”,从而能“发现”那些别人看不见的机会。
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一群人走过一片荒地,对于普通人来说,那里只有一堆乱石。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地质学家来说,他可能会从某块石头的纹路、颜色和质地中,判断出这片地下,可能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金矿。
这个“金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看不见的。但对于地质学家来说,它清晰地写在那里。
我们能说,这个地质学家是“运气好”吗?
表面上看是,但他的这份“运气”,是他过去十几年,在书斋里、在实验室里、在无数次野外勘探中,日积月累的“专长”所换来的。
“幸运,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你的认知深度,决定了你能看见的机会维度。
当所有人都还在为地上的几块“铜板”抢得头破血流时,那个拥有“专长”的人,已经看到了地下那座闪闪发光的“金矿”。
这,就是普通人和高手,在“运气”这件事上,拉开的第一个认知差距。
所以,创造运气的第一个高级心法是:停止四处张望,开始向下深挖。 把那些用于“折腾”的时间,收回来,投入到对你“专长”的打磨上。
当你对某个领域的理解,深到足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时,所谓的“机会”,对你而言,就不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第三章:运气的终极形态:把自己,活成一个“机会磁铁”
如果说,“有准备的运气”是让你拥有发现机会的“慧眼”,那么,运气的终极形态,则更进一步。
它不再需要你去“发现”机会。
它,是让机会,主动来“发现”你。
这,就是第四种,也是最高级的运气——“独一无二的运气”(Luck from Uniqueness)。
它的核心是:你不是在做任何具体的事情去“寻找”运气,而是通过“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让自己变成一个“机会磁铁”,让运气自动被你吸引而来。
这个逻辑,听起来可能有点“唯心”,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它的威力。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全世界最顶尖的深海潜水员。你不仅技术高超,能下潜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深度,而且你的人品和声誉,在业内有口皆碑,所有人都知道你正直、可靠。
现在,有一个寻宝团队,靠着纯粹的“狗屎运”,在某个遥远的海域,发现了一艘载满黄金的沉船。但问题是,这艘沉船的位置,深到他们现有的所有设备和人员,都无法触及。
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他们的“狗屎运”,就变成了你的“必然的机会”。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带着地图和重金,千里迢迢地来找到你,请求你出手相助。
你看,在这整个过程中,你做了什么去“寻找”这个机会吗?
什么都没做。
你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无旁骛地,把自己,打造成了那个在“深海潜水”这个极度细分的领域里,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
你没有去追逐机会,你只是成为了机会本身。
这,就是运气的终极奥秘。
你独特的个人品牌、你无可挑剔的声誉、你那个“舍我其谁”的专长,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引力场”。 当宇宙中,某个与你特质相匹配的机会“流星”划过时,它会被你的引力场捕获,精准地,掉落在你的面前。
结语:一场关于“成为自己”的修行
聊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文章的标题。
“运气”不是玄学,而是一种可以被创造的能力。
这句话,为我们所有渴望好运的人,提供了一条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行动路径。它是一场分为三个层次的“运气”修行。
-
第一层修行,是“行动”:停止“等待”,开始“折腾”。用大量的行动,去增加你与世界碰撞的“表面积”,这是创造好运的基础。
-
第二层修行,是“专注”:停止“瞎折腾”,开始“深挖”。选择一个你真正热爱的领域,持续地投入,打磨你的“专长”,直到你拥有发现机会的“慧眼”。
-
第三层修行,是“成为”:停止“发现”机会,开始“吸引”机会。把你独特的“专行”,通过“媒体”这个杠-杆,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构建你的个人品牌和声誉,最终,把自己,活成一个“机会磁铁”。
这,是一条从“术”到“道”的旅程。它最终指向的,是我一直以来反复强调的那个核心:
向内探索,成为你自己。
因为,当你真正找到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并把它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这个世界时,你就不再需要祈求任何“运气”了。
因为,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