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客户的“行为准则”和给自己的“承诺书”:这两份文件,是你教练事业的“护身符”


标签: 教练与NLP

20251011133454545.jpg


你好,我是薛铁鏻。


在昆明,我认识一位开了三十多年的小锅米线店老板。他的店面不大,规矩却不小:每日只卖一百碗,过时不候;不许加“帽”(浇头),不许催单;食客必须先在门口用清汤漱口,才能进店点单。


初来乍到的人,总觉得这老板“太拽了”。但老食客们却都懂,正是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才成就了那碗三十年不变、汤清味浓的绝品米线。老板用他的“规矩”,为自己和食客,共同守护了一方纯粹的“美食场域”。


这个小小的观察,让我想起了教练这个行业。


太多充满善意和热情的教练,在开启自己事业的初期,都像一个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客人的“大厨”。他们不设边界,有求必应,把教练变成了一场24小时待命的“温情陪伴”。


结果呢?


  • 客户迟到、爽约、课前不做准备,把教练时间当作可有可无的闲聊。

  • 会谈中,客户期待你给答案、给建议,一旦得不到满足,就觉得“教练没用”。

  • coaching变成了counseling,甚至只是“情绪垃圾桶”,教练被无尽地消耗,心力交瘁。

  • 最关键的“签约”和“续约”,在含糊不清的关系中,变得无比尴尬和困难。


最终,教练的热情被消磨殆尽,客户的成长也停滞不前。我们用“爱”和“善意”开始,却在“混乱”和“消耗”中结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缺少了自己的那份“规矩”。我们天真地以为,仅靠“看不见的信任”就能维系一段专业的合作关系,却忽略了,在任何一段高质量的关系中,清晰的边界,恰恰是信任的基石。


今天,我想与你分享我长期实践中的、堪称“教练事业护身符”的宝贵文件——一份给客户的《行为准则》,一份给自己的《承诺书》。它们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你用来与客户共创一个清晰、安全、高效的“教练场域”的魔法工具。


混乱的根源:为什么说“丑话”,必须说在“漂亮话”前面?


在成为一名教练的初期,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致命的误解:害怕谈论规则会“吓跑”客户。


我们担心自己显得“斤斤计较”,担心破坏了那份“如沐春风”的亲和力。于是,我们把大量的期待,都隐藏在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下。


但这恰恰是所有混乱的开始。客户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他不了解教练行业的专业规范,更不清楚如何做,才能最大化自己的教练成果。


  • 他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提前准备,因为他习惯了被动地“听课”。

  • 他不理解,为什么教练不给答案,因为他以往付费,就是为了买“解决方案”。

  • 他不尊重你的时间,因为在他看来,这可能只是一次“付费聊天”。


当这些隐藏的、错位的期待,在教练过程中不断碰撞时,摩擦和失望,就成了必然。


【铁鏻视角】:专业,始于期望管理


ICF核心能力的第一条,就是“体现教练心态(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其中包含了“展现专业和道德行为”。而最高级的专业,恰恰体现在“期望管理”上。


一个专业的教练,他从不假设客户“应该懂”。他会把所有关于合作的“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前,就清晰、坦诚、并充满善意地,与客户一一确认。


这并非“不信任”,这恰恰是最高级的信任


  • 它信任客户:相信客户是一个有能力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成年人,他有权利,也有能力,去理解并同意一段专业关系的边界。

  • 它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专业价值,值得被一套清晰的规则所尊重和保护。

  • 它信任教练关系:相信一段健康、可持续的合作,必须建立在透明和共识的基础之上。


这两份文件,就是将这份“期望管理”具象化、仪式化的最佳载体。它把所有“丑话”,都用一种专业、赋能的方式,说在了“漂亮话”的前面。


第一道“护身符”:《客户行为准则》——这不是要求,而是“成功使用说明书”


当我们将这份文件呈现给客户时,切记,你的姿态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立法者”,而是一个真诚的“向导”。你要传递的信息是:“为了让你的这趟成长之旅,收获最大化,这里有一份‘寻宝图’和‘装备指南’,让我们一起来确认一下。


在我的教练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个极佳的模板,我结合自己的MCC实践,将其提炼并升级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 关于时间和准备的约定


  • “请始终准时参加/拨打我们的会谈电话。”

  • “为确保高效,请在每次会谈前,花15分钟回顾上次的行动,并思考本次最想探索的议题。”

  • “请在会谈开始前24小时,将你的‘课前思考’通过邮件发给我,这会让我们能立刻进入深度工作。”


【教练心法】:这不仅是在约束客户,更是在“赋能”客户。它在潜意识里告诉客户:你,才是这场教练的主人。你的准备,决定了你收获的深度。


2. 关于诚实与承诺的约定


  • “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诚实。永远不要谎报你的进展,那对你的成长毫无益处。”

  • “请全然地投入你自己的承诺。教练的价值,发生在你两次会谈之间的行动里。”


【教练心法】:这两条,是在校准客户的“责任感”。它清晰地界定了,教练是“伙伴”,而非“监督者”。最终为结果负责的,永远是客户自己。


3. 关于挑战与成长的约定


  • “请允许我,在你欺骗自己或卡在舒适区时,向你发起直接的、充满善意的挑战。”

  • “请保持开放和热情,去尝试那些你从未尝试过的新方法和新视角。”

  • “请准备好,与我一起探索你生命的全部领域,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问题。”


【教练心法】:这是教练关系中最核心的“授权”。你在这里,拿到了挑战客户的“许可证”。当你在后续会谈中提出尖锐问题时,那不再是“冒犯”,而是在履行你们共同的约定。


4. 关于合作与边界的约定


  • “请在任何时候,都与我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工作。”

  • “请提前支付所有会谈费用,这会让我们的关系,更纯粹地聚焦于你的成长。”

  • “如果你认为获得了好的服务,请真诚地将生命教练推荐给你的朋友。”


【教练心法】:这几条,是在明确教练关系的“专业属性”。它清晰地定义了这是一场“商业合作”,而非“友情互助”,从而保护了教练关系的纯粹性。


第二道“护身符”:《教练承诺书》——让你的专业,被客户“看见”


如果说《客户行为准则》是在建立边界,那么这份《教练承诺书》,则是在填充温度。它以一种极其庄重的方式,向客户宣告了你作为一名专业教练,将如何在这段关系中,为他的成长“保驾护航”。


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你有你的责任,我,更有我的承诺。”


这份承诺,不仅平衡了关系中的权力,更会瞬间建立起客户对你深度的信任和安全感。


以下是我根据原书模板,结合ICF道德准则,为你提炼的核心承诺:


我承诺,在我们的合作中,我将尽我所能:


1. 尊重与保密


  • “以绝对的尊严、尊重、诚实、保密和平等的姿态,与你进行每一次互动。”

  • “对我们讨论的一切信息,都将严格保密,并遵守ICF道德准则与相关法律规定。”


【教练心法】:这是安全感的基石。当客户确信他的脆弱会被全然守护时,他才敢于卸下盔甲。


2. 专业与担当


  • “以正直、负责的态度,践行我的专业。”

  • “始终准时,并为我们的每一次会谈做好充分准备。”

  • “忠于我们共同制定的协议精神。”


【教练心法】:这是在“以身作则”。你要求客户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你的专业,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3. 支持与挑战


  • “在你认为已经到达极限时,为你轻轻地‘把标杆再抬高一寸’。”

  • “挑战任何阻碍你实现最终成果的‘自我欺骗’。”

  • “为你提供所有必要的协助、支持、鼓励和指引,去实现我们共同约定的目标。”


【教练心法】:这部分,是在向客户清晰地诠释“教练的角色”。你既是温暖的“支持者”,也是清醒的“挑战者”。这会让客户对你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


4. 边界与正直


  • “在需要时,为你推荐其他专业人士的服务,且不从中谋取任何私利。”

  • “绝不欺诈、歪曲、欺骗或误导你。”

  • “在将你的名字作为我的推荐人之前,一定提前征得你的书面许可。”


【教练心法】:这是在彰显你的“职业操守”。它告诉客户,你的所有行为,都将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唯一准则。


结语:你的专业,值得被庄重对待


这两份文件,就像一对“阴阳鱼”,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太极图”。


一份,清晰了客户的责任,让他从一个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成长合伙人”。 一份,彰显了教练的承诺,让你从一个模糊的“聊天对象”,转变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专业伙伴”。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场”:在这个“场”里,边界是清晰的,信任是深厚的,目标是聚焦的,成长,是必然的。


作为教练,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爱与善意。但请一定记住,最高级的爱,不是毫无边界的给予,而是用清晰的结构,去承载和守护那份宝贵的成长。


从今天起,请勇敢地,为你和你的客户,备好这两道“护身符”。它们或许会“吓跑”那些只是想“随便聊聊”的人,但它们,一定会为你吸引来,那些真正准备好、并值得你倾力付出的“同路人”。




阅读 126